針對學齡孩子家長出版的雜誌《親子天下》昨天創刊,並公布一項調查,指出透過玩進行學習的孩子,智力將比一般孩子高出許多;但另一項「2008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」卻顯示,近6成孩子最常在家玩,而且以上網為主,這不僅讓家長擔心,8成教師也擔心學生的人際關係會出問題。


  玩得越起勁 學習越專注

 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,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,到5足歲時,智力達到105分,比一般孩子高出20分,顯示充足的玩樂對孩子日後的學習有正面幫助。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,過去的成長經驗都告訴我們,「不能把衣服弄髒」,叮嚀下一代也該如此,孩子深怕不小心把衣服弄髒而挨罵,卻無形限縮了孩子的玩樂空間。她強調,時代改變了,教養孩子的觀念也不能只停留在過去經驗。


  她認為,孩子不僅要玩,還要盡興的玩,小時候玩遊戲,長大後以運動取代,都是玩的一種形式,尤其是運動,不僅會幫助孩子學習更加專注,團隊精神更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大好機會。


  洪蘭舉例,少棒球場上,小球員不小心失誤造成失分,回到休息室遭到隊友的指責,教練這時跳出來說:「如果你們以後都不會失誤,才有資格指責別人。」讓小球員全部噤口。團隊合作由此學習,必須接受隊友的失誤,並團結一心追回來,這才是玩樂遊戲中該學到的東西。洪蘭指出,人可以用一輩子時間學習工作,但孩子成長只有一次,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到戶外玩耍。


  6成學生上網多過運動

  「2008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」顯示,國中小學生最常做的休閒活動第一名是上網,佔56.8%,第二名才是運動,佔54.8%,第三名是看電視或DVD的54%,整體來說,有將近6成中小學生休閒活動都在家完成,運動反而居次。


  這現象在國中更加明顯,超過7成的國中生都是上網和看電視,從小就喜歡窩在家裡,不僅家長憂心,老師也在教學現場發現問題。一份詢問老師的問卷中,高達70.5%的老師認為學生的人際關係問題很嚴重,總是待在家裡,對學生的人際互動有不利的影響。


  兒福聯盟董事長、台大學務長馮燕指出,不僅要關注孩子玩的問題,她分析,台灣的家長都太急,想讓孩子玩就要有成果,例如一、二小時的遊戲,可以學到什麼?但卻忽略陪伴的重要性,比如陪孩子一同玩樂、一同閱讀,這些都是父母該做的事,只是台灣的家長只關心孩子學到什麼,卻不知道自己可以陪孩子學些什麼?


  玩是引誘學習的利器

  調查中發現,中小學生認為好玩的課程應該具備什麼條件?「內容有趣」得到7成以上的票數,這顯示提高學習動機最快速的方式就是「玩」,「有挑戰性」與「到戶外學習」則居次。


  中小學生喜歡以「玩遊戲」的方式上課,比率達到63.1%,戶外教學的比率也很高,達到53%,顯示教學內容只要有趣,就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,效果比花時間補習、上安親班更好。


  這項調查對象包括國中二年級與國小五年級學生、國中小導師及校長,學生部分回收有效問卷3,122份;導師有效回卷852份;校長有效問卷63份。調查時間從5月26日至6月17日。

  【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ss3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